金秋九月,新学期的铃声如约而至。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,渭源县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们主动走进辖区中小学校园,以真实案例为依托、以互动问答为桥梁,将严谨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“校园安全指南”,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堂堂生动的“开学法治第一课”。

法治为航标,点亮青春成长路
在渭源一中,法治副校长以《让法治成为青春的航标》为题开讲。讲座围绕“规则与守护”“选择与智慧”“成长与素养”三大核心主题,用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、层层递进的提问,让同学们明白:法律不只是约束行为的规则,更是守护成长的“安全伞”。
从课堂纪律、校园秩序等日常规则切入,法治副校长逐步延伸至网络社交、人际交往、自我管理等场景,细致解读法治素养对青少年判断是非、规范行为、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,引导同学们将法治意识融入青春成长的每一步。
守护网络安全,做负责任的“数字公民”
针对青少年“触网早、上网频”的特点,上湾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聚焦“网络安全”,为同学们揭开网络世界的“风险面纱”。他结合典型案例,深入剖析网络诈骗、个人信息泄露、网络欺凌、不良信息侵袭等常见隐患,让同学们直观认识到网络并非“法外之地”。
课堂上,法治副校长还手把手教同实用技能:如何安全使用社交软件、怎样辨别网络信息真伪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。他反复强调,上网需遵守法律法规,要文明发言、理性冲浪,做一名对自己、对他人负责的“数字公民”。
筑牢禁毒防线,守护“无毒”青春
“新型毒品会伪装成哪些日常物品?”“遇到陌生人递的饮料该怎么办?”在五竹中学的课堂上,检察官用一连串提问勾起同学们的兴趣,再通过真实案例视频,展现吸毒者从光鲜到颓废的堕落过程,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禁毒知识。
从毒品的种类、特点,到吸毒对身体、家庭、社会的危害,再到防范毒品的具体方法,检察官讲解得细致入微。这堂生动的禁毒课,不仅让师生们认清了毒品的“真面目”,更切实提升了大家识毒、防毒、拒毒的意识与能力。
综合司法保护,撑起成长“安全盾”
渭源二中的课堂上,检察官从“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”入手,系统解读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法律。课程围绕防范校园欺凌、性侵害、家庭暴力等重点内容,用“案例+法律”的形式,让同学们明白法律既是不可触碰的“底线”,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“盾牌”。
“遇到不法侵害时,不要害怕,要及时告诉老师、家长,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!”检察官的鼓励,让同学们增强了自我保护的勇气与信心。
此次“开学第一课”系列活动,是渭源县检察院延伸未检工作触角、深化“法治进校园”的重要实践。未来,该院将继续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,常态化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,不断创新普法形式、丰富普法内容,携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,共同为未成年人筑牢法治防护网,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法治晴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