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专题活动 > 三抓三促 > 正文
三抓三促

【“三抓三促”•铸忠诚警魂】渭源检察:全力构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保护新格局

时间:2023-04-19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,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渭源县检察院立足未检职能,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新思路、新途径、新办法,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普法宣传,让法治滋润童心、护航成长,取得了积极效果。

深化法治宣讲,推动形成法治教育长效机制。将“法治进校园”工作做深、做实,扎实做好维护校园安全工作,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建设,帮助学校整章建制,参与化解矛盾纠纷。一是择优选任优秀干警,组建精英型宣讲团队。以“讲得好、听得懂、能接受、有效果”为目标,以“能讲、会讲、愿讲”法治课为标准,确定法治副校长人选,鼓励年轻干警积极参与,成为法治宣传的“主力军”。二是精心打造“法治套餐”,实现最优化授课实效。通过定期开展培训,学习先进法治教育经验做法,提高法治副校长专业水平。着力提升课程内容品质,精心选择案例,实现授课效果最佳化。通过不断丰富普法内容,完善普法课程,开展校园欺凌、防性侵、禁毒、安全教育、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主题普法宣讲,切实解决学校师生身边的问题,提高未成年人自我防护和犯罪预防能力。三是按需开展精准普法,提供“订单式”法治课程。法治副校长团队点对点精准服务对接学校,定期与学校负责人就安全管理、治安状况、普法需求等沟通交流,了解学校欺凌防控、预防性侵害制度建立,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。按照教学计划、学生法治需求提供法治产品。我院成立了包括检察长在内的“法治副校长”20余人工作团队,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宣讲50余场次,范围涵盖县城及各乡镇中学、中心小学30余所,受众师生5000余人,覆盖面不断扩大。

创新普法形式,着力提升普法精准性实效性。一是依托重要节日,开展系列普法活动。积极打造“开学第一课”“宪法宣传周”“国家安全宣传日”“六一两法宣传”等普法活动,线上线下同步开展,坚持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举办“检察开放日”、模拟法庭等活动,展示检察机关风采;前往多所中小学开展法治课堂、检校共建座谈,运用传统媒体和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,通过巡讲活动,及时发现、查办侵害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案件。充分发挥派驻乡镇检察室的作用,加强与乡村干部的沟通联系,深入开展乡村普法工作,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宣传教育能力。在乡村中小学校、乡村教学点组织学生、教职员工举办主题班会、研讨会、辩论赛、知识竞赛等法治实践活动。二是依托网络课堂,开展线上法治宣讲。疫情期间通过与县教育局沟通,由检察官录制课件,搭载网络课堂,实现线上法治巡讲。三是依托观护基地,多措并举做好帮教工作。下一步我院将致力探索“基地+社会+家庭”未检工作新模式,成立“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”,与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共同签订观护帮教协议,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观护教育,引入社工组织、心理咨询师、律师等专业社会力量,加强与司法、妇联、团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,凝聚工作合力,助力涉罪未成年人完成学业、帮助就业。

发挥监督职能,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环境治理。我院未检部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多措并举、持续狠抓“一号检察建议”的监督落实,携手相关职能部门有效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深入开展。一是全力拧紧校园内部环境“安全阀”。对中小学食堂安全、交通安全、校园各项机制建设等情况进行督查,督促相关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责,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,健全制度体制。二是持续筑牢校园外部环境“防护网”。对校园周边部分商行、商铺、玩具店违反规定在校园周边拆零销售香烟、销售过期食品、微小型花炮、玩具火柴及玩具“抽奖”等可能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、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,当场督促店铺予以清理整改,向有关部门发放检察建议书,督促行政执法单位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,全力营造适合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

关闭

新 媒 体